中国服饰专栏|“点的”“花子”对镜贴

时尚芭莎 / 2018年08月26日 09:18

品牌

Pat McGrath 在2018年为Givenchy所做的那个主题叫做“ Victorian-chola Girl”的面部装饰,着实让许多人惊艳了一把。这种来自于拉丁族裔亚文化的面部装饰,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也能寻到相似的踪迹,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洛梅笙自由撰稿人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与西方时装史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

Givenchy2018秋冬系列秀中的脸部细节

外国女性的“美人痣”

说到面部装饰,Jean Paul Gaultier在1994年春夏系列里也做过类似的东西,当时他的灵感主要来自印度和尼泊尔。但这些面部装饰里揉和的并不只是简单的贫民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脸上的痣形装饰不免还让人想到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流行。当时的女性在脸部装饰痣,一开始是为了掩饰雀斑和痘子,因为那是一个崇尚以白为美的时代。英国曾经有位纽卡斯尔女公爵甚至用痣在脸上做出了太阳与星座的形状。把痣装点在脸的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含义:靠近眼睛的是美人痣,嘴旁的活泼痣,唇上的是好吃痣,鼻子上的是厚颜痣,额头的是威严痣,面颊上的是风流痣等等。

Jean Paul Gaultier1994年春夏系列秀场造型

路易十四时代晚期,脸上有装饰痣的贵妇

红色的小圆点——姨妈的信号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流行,不过目的倒不是为了掩饰雀斑和痘子。早在周代的宫中,一个妃子如果来了月事,就不能接受帝王的宠幸。但大姨妈这种事,似乎一直是不好意思宣之于口的,这从最近傅园慧在奥运会上公开谈论此事所引来的不同反应便可知一二。所以那个时候,来例假的女性会在面部点上红色的圆点,作为她月事来潮的标志。但久而久之,这逐渐脱离其本意而成为一种面部装饰,古人称之为“的(dì)”,最早表示形态是圆形的红点。汉代繁钦对此有诗作容:“点圆的之荧荧,映双辅而相望”,就是说在脸上点上圆的非常醒目的样子,而且是两两相望在脸颊上。这点从东晋的《女史箴图》中就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梳妆的女子,脸颊上有明显的红色的“点”。

前秦女俑脸上的红色点的

这种妆饰在今天的韩国依然保存在他们的女性礼服制度中,特别是传统的新娘,脸上会贴上红色的小圆片。所以,朝韩半岛上的某些服饰在最初的起源上大概要悠久许多,而不只是如今人们第一印象中“朝鲜既是明代”的刻板思维。除此之外,还有蒙古的喀而喀部的女性,她们的传统盛饰中,也会在脸颊上点上红点。

韩国新娘脸上的红点装饰

蒙古喀而喀部女子盛妆脸上的红的

“对镜贴花黄”,到底贴的是什么花?

不过到了北朝之后,红的变得不再流行,而成了黑的。特别是在唐代早期所能看到的相关资料中,女性脸庞上点的都是黑的。因为是点在酒窝处,所以唐人称之为“圆靥”或“笑靥”。除此之外,“的”不再只是圆形,形状开始变多。比如“花子”——相传是上官婉儿为了遮盖武则天当时惩罚她在她脸上鲸刻的罪人痕迹所制。但传说只是传说,总的来说,晚唐五代的面靥变得非常繁复,圆的或花形都远远不够了。五代欧阳炯对女性脸部的描述是:满面纵横花靥。鸟、兽、虫、鱼等皆可作为装饰。比如当时有一种花子叫“鹤子草”,即形如飞鹤,敦煌壁画中就有类似的鸟形花子。

唐早期 阿斯塔那出土女俑脸上的黑色点的

五代敦煌壁画中脸上装饰鸟形与花形面靥的女子

1997年的《法门寺猜想》是极少数有应用了“点的”的唐代剧

常见的制作花子的材料有黑光纸、鱼膘等等,精致一些的还有用蜻蜓翅膀描金制作的,宋代还出现了更加奢华的“玉靥”,即珠宝制作的花子,而且逐渐成了礼服制度的一部分。这种点翠珍珠的成套面靥,从额头,鬓角到脸颊,成为大礼服中的必备,并传至明代。明代依然有女性仍在使用花子装饰。《金瓶梅》一书中屡屡提到翠面花儿,就是宋代所谓的玉靥的延续。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提到过翠钿。

传五代《浣月图》中对镜贴花子的女子(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宋钦宗朱皇后大礼服像中脸上的玉靥

宋代宫女身穿礼服的幞头纱帽,额头与鬓边的玉靥

明代容像局部中的侍女,眼角,嘴角和下巴处有珠子的面花

不过,后世戴面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至近代已无人提及,面靥的那点风情,大概就像《长恨歌》说的,“花钿委地无人收”。今天的我们,姑且做个朝花夕拾罢了。

1. 中国品牌新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中国品牌新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中国品牌新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中国品牌新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中国品牌新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