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骂「多此一举」到「求下载」!台北地铁进站音乐日本游客也赞美

网络 / 2019年04月28日 08:23

品牌


▲改变地铁进站音乐这些「看似没什么的小细节」,其实是对待城市更细腻的态度。(图/记者林育绫摄)

还记得台北地铁刚推动进站音乐时,不少不适应的群众抱怨「多此一举」,甚至有人打1999投诉;不过现在四线进站音乐已成为大家生活中「有意义的声音」,还有人「求下载」,包括观光客、重视细节的日本游客都称赞「很好听」。台北声音地景计画发起人李明璁说,透过改变这些看似「没什么」的小事,其实是一种更细腻对待城市的态度。

地铁族是否留意过这些年来「声音」的改变?台北地铁配合北市文化局的「台北声音地景计画」,从2015年起陆续进行几阶段的「声音改革」,例如刷卡闸门从原本尖锐的「逼逼」声,变成较柔和的钢琴和弦声;而列车行进至转乘站、终点站也有不同的提示声;到后来的进站音乐、站体音乐等,都是经过专业的音乐艺术家一起讨论,创作设计,谱出如今的样貌。

▼影/台北地铁各线进站音乐。(取自YouTube)

李明璁透露,其实当初重新设计验票闸门的声音,是想让不同旅客进站时,能发出不同音阶、共同谱成一支曲子,可惜这样做难度太高,「可能会导致验票闸门机器死机、收不到钱,只好作罢。」但是改成轻柔的和弦声,已经比原本好听且舒服多了!

而改变进站音乐,一开始确实收到不少批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多此一举」,但他说「这其实是为了未来而做的。」听觉是五感之一,声音也会连结着记忆,「多年后对台北居民而言,这会是一个有意义的声音。」连结着不同人们在不同阶段的记忆,比如上学的记忆、求职的记忆、第一天上班、退休那一天⋯⋯等。

为什么要做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的小事」?李明璁认为,善待这些小细节,也是善待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是更细腻对待城市的态度。就像我们常常赞颂的日本,正是因为重视许多小细节,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们龟毛、吹毛求疵,不过俗话说「魔鬼就在细节里」,看似没有特别的设计,却有刚刚好的、说不出来的舒服与自在,人们也会记得这样的感受。


▲李明璁26日在「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特展上分享关于台北地铁音乐的改革。(图/记者林育绫摄)

他还透露,当初此计画其实也有参考日本地铁为灵感,没想到现在反而有日本游客称赞「台北的更好听」。随着适应期过去,台北居民也逐渐肯定,走在路上还听到有小学生在哼唱着旋律,甚至有人求下载。

关于人与声音的关係,李明璁也说其实非常复杂,但是当人们愿意有意识地「打开耳朵聆听」,其实更能让心静下来,当心静下来了,我们可以看见更多人与环境的关係,更仔细地察觉不同人们需求上细微的差异。懂得聆听,让人可以更有心胸包容、善待不同人群,也能听见自己,能对世界有回应,甚至更有创造力。

近来他也协同策展2019台北文学季「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特展,此展览在台北万华「剥皮寮历史街区」规划了5个展区,透过声音、音乐、文学、记忆、书写等不同面向,带大家用耳朵旅行,体验台北过往年代和街道的声音,还重现包括「圆山动物园」等5个在台北消失场域的声音!

重现城市里消失的声音!「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5大亮点

1. 中国品牌新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中国品牌新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中国品牌新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中国品牌新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中国品牌新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