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幅画的好坏或一个画家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看此幅画反映出该画家绘画基本功的水平。基本功的水平又从四个要素去看。
一看画家造型变型是否合理。齐白石讲:“太似则媚世,不似则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讲“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徐悲鸿讲“造型、解剖、结构精确”,这些都是在讲造型的道理。
二看画中的规矩、构图是否谨慎,用笔、用墨、设色是否适可而止。特别是画家能否在传统绘画基本功的基础上有所立异。他人都用前人用过的皴法画,而你又首先使用了一种新的皴法,这就是立异。
三看该著作的气韵是否生动,意境是否深邃。有的画家画的山水、花卉都是带着灵性,是活的,这就是气韵生动。有的画越看越爱看,百看不厌,往后脑子里还有深深的形象,而且给人的想象力带来奔驰的地步,这就是由于该画意境深邃形成的。
四看该画的风格是否典雅。有的画画的无论是山水、人物、仍是花鸟、动物,让人一看就觉得粗鄙不胜,但有些大师级画家画出的山水、人物、花鸟、动物,让人看就觉得很雅。
艺术品保藏者和投资者还要懂得怎么评价书画的价格。由于只需懂得怎么评价书画的价格,保藏东西时才不会花冤枉钱。书画的价格一般由以下六个要素决议:
1. 书画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水平。例如艺术水平高的齐白石书画,要比王雪涛书画的价格贵得多,要高数倍至上百倍。但王雪涛书画中的精品可能要比齐白石差的著作贵。
2. 书画的巨细和品相。平等艺术水平的书画著作,大的比小的贵。品相指书画著作的容颜,书画著作根柢上有残、缺、破、脏、掉色、涂抹、漆、挖补的称为品相欠好。
3. 书画著作是否珍稀。高水平书画艺术家的著作传世越少越贵,所谓“黄金有价艺无价”就是这个道理。
4.书画著作所在的社会状况和出售者的归纳状况。书画处在经济繁荣的社会状况时就高,反之就廉价。保藏者归纳状况好时就比欠好时要价高得多。
前几年,某些“名家”的画价格炒得很高,关于这种状况,保藏家必定要有自己的主意,掌握自己,不要追潮流,不然等这阵炒风往后,就发现自己上当了,不应该把那些东西买回来。
因而,作为一个保藏家,假如不一起是个鉴赏家,那是很风险的。由于不明白鉴赏就得听他人的,就会去盲目跟风;买东西时他人又不掏钱,他看错了丢失是你的,何况你保藏那么多著作,真的、好的自身就是断定的根据。只需你常常学习、研讨,与他人交流经验,那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鉴赏家。“鉴赏”并不是一门“形而上学”,鉴赏就是研讨比较,真的与真的比,找出书画家创造的风格和不一起期不同相貌的规则。真的与假的比,找出断定真、假的道理。假的与假的比,找出作假者作伪的规则。从保藏家开展成断定家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你有藏品,藏品就是重要的断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