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瓷窑址 苦寨坑原始瓷窑址添补陶瓷考古史空白

景德镇陶瓷 / 2022年02月14日 23:13

生活

苦寨坑原始瓷窑址坐落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北距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约500米,东南距永春县介福乡约3公里,海拔高度674米。窑址地点山坡瓷土丰厚,具有出产瓷器的物质条件。窑址于2014年10月被发现,2015年11月下旬至2016年1月中旬开端考古开掘,开掘总面积235平方米,至今已发现9座窑炉遗址。

考古发现周边多处遗址

永春介福乡间隔城关23公里,地点地矿藏丰厚,主要为瓷土。2014年考古工作队在介福初次成功开掘古窑址,2015年又发现一处古窑址。该古窑址的发现对闽南陶瓷烧制史具有重要意义,将福建陶瓷烧制史向前推了千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乡民在苦寨坑山地栽培芦柑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破碎的陶瓷片,被专家开始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器物残片。这一信息引起各级文物部分的注重,省、市、县考古专家屡次到现场进行查询,并承认一处古代窑炉遗址。2008年至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相关信息第一次被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

经国家文物局批阅,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永春、德化文物部分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体系的考古查询、勘探,于2015年末施行了苦寨坑原始瓷窑址的户外考古开掘。一起,对周边的山坡进行部分查询与勘探,新发现多处商周时期的遗址。

黏土特别低温烧制成瓷

经考古开掘,苦寨坑窑址的窑炉均为地穴式龙窑,由火膛和窑室两部分组成。已清理出的窑炉,一般长约3~4米,宽约1米。窑炉的火膛处左右壁有圆弧状和“凸”形两种,窑室平面呈长方形。从开掘状况看,简直一切窑炉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晚期窑炉或人类出产活动的损坏,但大部分窑炉结构保存较好,可分火膛与窑室二部分。

考古开掘出土很多陶瓷器标本及一件石器,陶瓷器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和窑具。原始瓷器型有尊、罐、豆、钵、纺轮等。器物均选用贴片法分段制造,再粘接而成,多呈灰色或黄白色,胎土大多较细,质地坚固,也有一部分因火候低致胎质松软。釉多呈青灰、青绿色,部分略偏褐或泛黄。

依据相关陈述,通过试验证明,介福陶瓷富含伊利石矿藏,具有杰出的塑性,可以单一用介福瓷土来制造陶瓷。介福乡这种资料被命名为“伊利石型低温陶瓷黏土”。也正是具有这种黏土——成分适当均衡,不需增加其他资料,并只需低温烧制就可以成瓷,永春先民可以在出产力极为低下的商周时期就烧制出如此高水平的陶瓷。(来历:瓷都晚报)

1. 中国品牌新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中国品牌新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中国品牌新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中国品牌新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中国品牌新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