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代工到自产,这2亿花的到底值不值?)
摘要:帕特透明工厂正式投产,改写国产粮竞争格局。
今天,中国宠物市场正在进行一场“认知革命”。
十年前,宠物主选购主粮时,秉持着“进口品牌=高端品质”的认知,2015年之前进口品牌市占率超60%;2015年之后,头部代工厂带着自有品牌突围,同时一众新锐品牌以“大厂代工+高性价比”策略撕开市场缺口。
直至近两年,无数宠粮工厂内幕被揭开,并随着“科学养宠”浪潮的兴起,宠物主逐渐发现——代工厂的光环无法掩盖品牌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标准化生产线更难以满足生骨肉配方等创新品类的定制化需求。
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代工厂背景”只是品质的起点,而非终点——品牌是否拥有自有工厂、能否掌控生产全链路、又是否无惧“全透明生产”,才是决定是否信赖品牌的核心要素。
“透明化”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标答”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者亲手撕下“代工神话”的标签之前,一批国产品牌已悄然启动自有工厂布局。
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选择,不仅打破了代工模式对品牌发展的隐性束缚,更直接推动了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当市场从“代工背景比拼”转向“品质保障竞赛”时,提前扎根生产链路的品牌,已然握住了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帕特创始人乔治在四年前安徽芜湖自有工厂揭幕仪式上就曾介绍道,布局自有供应链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及新品开发能力,以此来增加自身供应链壁垒和品牌护城河,从而更好地符合自身主打的“生骨肉配方开创者”的品牌定位。
在这个产品同质化愈发严重(一部分原因就是品牌/消费者对头部工厂高度依赖)的时代,品牌对供应链的要求更为严苛,除了提升“品质”外,还需要给予消费者真正的“保障”。比如 帕特创始人乔治在品牌首个自有工厂兴建之初,就提出了“透明化生产”这个新概念。他指出,帕特工厂计划把 生产过程100%的向终端客户公开,向消费者直播生产过程,让铲屎官们可以看着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如何一步步生产出来的。
今年4月,帕特「诺尔宠食」透明工厂官宣投产,在公开的信息中提及:该工厂整体投资超2亿元,占地面积达4.2万平、年产能达55000吨。另外,新工厂配备了1500平冷库与1万平的仓库周转空间,生产线采用高长径比膨化机技术,实现高含量鲜肉添加。
同时,工厂还配备了17台智能生产设备,通过自动化技术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和精度,进一步优化了从生产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除了领先的生产制造外,透明工厂另一大亮点就是CNAS级实验室,配备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等尖端检测设备,结合标准化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结果高精度、低误差,全面守护产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让帕特能够持续推出符合宠物自然需求的高端产品。
为了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透明工厂的实力, 帕特还在五一期间在杭州金沙天街设置了「好冻干研究所」快闪活动,把自有工厂搬到线下、将“透明工厂”的概念变成快闪装置,向用户直观展示帕特工厂核心生产流程,让用户了解“一颗好冻干是如何诞生的”。
在快闪活动现场,消费者可以亲眼见证帕特原料来源(扫码即可查看工厂信息、检疫报告甚至运输温控记录),了解冻干生产过程,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中,“生骨肉配方冻干认准帕特”的心智开始生根。
除了突显专业度的冻干工厂快闪装置外,趣味性十足的互动环节更吸引大批养宠人参与其中。在“冻干品鉴官”环节中,沉浸式享受帕特冻干的小猫、抱着巨型餐具收获满满一篮帕特产品的养宠人,比任何广告语都更具说服力。
这次活动让消费者了解帕特透明工厂,了解帕特冻干,大概就是这场快闪活动的意义所在了。
为什么“透明工厂”是增强品牌信任度的关键?
多年前,“透明工厂”或许只是品牌破局的概念,但现如今,包括帕特在内,部分国产宠粮品牌对于“把工厂藏在幕后”的传统已然产生疑问,尤其在宠物主正在对头部工厂“祛魅”的当下。
《2024中国宠物食品消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63%的宠物主认为“代工品牌存在配方抄袭风险”,76%的用户希望品牌公开原料溯源信息。这揭示了一个行业新趋势——“透明化”正在影响消费选择,越来越多的宠物主意识到“工厂背景≠品质保障”,转而追求“品牌能否真正掌控生产全链路”。
帕特的透明工厂本质上构建了一个动态平衡的信任三角:
对品牌,透明工厂是“生骨肉配方标准制定者”的技术底座。当同行还在争论配方比例时,帕特已通过自有工厂的柔性生产线,维持「8:1:1科学配比」(80%肌肉+10%内脏+10%骨骼)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低敏、高蛋白等细分产品的生产需求。这种“研发-生产”一体化能力,使其始终领先行业半个身位。
对用户,透明化改变了价值交换规则。通过扫码溯源查询,甚至未来能实地参观、参与质检流程,消费者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验证者。这种用户驱动的口碑传播,比单向广告投放更具穿透力。
对行业,帕特撕开了代工模式的保护罩。当某头部代工厂被迫向合作品牌开放参观权限时,行业人士感叹:“透明化已成不可逆趋势。”而帕特透明工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实现供应链完全服务于品牌的同时,也作为品牌体验中心存在,实现实力、信誉度双丰收。
当然,即使帕特已经抢占“透明化”的先机,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随着更多品牌跟进透明工厂建设,品牌如何在开放中保护核心工艺机密?如何将一次性参观转化为持续的用户关系运营?
这些都是品牌团队需要解决的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帕特正尝试树立透明化标准。「诺尔宠食」透明工厂公开四大透明标准——原料透明、检测透明、生产透明和开放透明,未来计划以原料可溯源、开放参观日、24小时监控等动作,提高品牌的差异化实力。
透明不是终点,而是品牌主动进化的起点
当消费者亲自见证生产的过程,当猫咪用进食速度“投票”选择冻干,当行业被迫跟进透明化浪潮——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个新时代的轮廓:在这里,信任不再依赖工厂背景的背书,而是源于品牌敢于将每一个生产细节置于阳光下的勇气。
透明工厂的落地,标志着宠物行业竞争逻辑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深耕品质信任”转变。帕特作为新锐品牌中的先行者,通过原料透明、检测透明、生产透明、开放透明等方式,给品牌补充“创新者”身份的同时,在消费者心中种下长期信任的种子。
这种从“被动透明”到“主动开放”的进化,不仅为消费者揭开了宠粮制造的黑箱,更推动了一场行业认知的升级:当宠物主能够亲眼见证原料溯源、参与质检流程时,“大厂代工”、“进口大牌”都不再是品质的代名词,“全链路可控”将成为信任的新基石。
未来宠业的领跑者,必然是那些高透明度,主动把生产每个环节都转变为用户信任支点的品牌。因为宠物食品的本质并非商品交易,而是对生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