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历: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疫苗风暴仍未停息,问题疫苗出产企业——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武汉生物 ")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为什么 2017 年 11 月 3 日曝光的疫苗问题至今才发布效价不合格的原因?为什么现在才开端进行补种的程序?为什么疫苗问题曝光 20 天之后武汉生物依然可以经过 GMP 药品出产认证?为什么遭到处分而不公示具体金额?为什么湖北食药监局的监督电话无人接听?为什么疫苗案子发酵后武汉生物回绝悉数媒体采访?
2017 年 11 月 3 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武汉生物出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批号:201607050-2,规范:0.5ml),经查验,其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范规则、被判定为不合格。武汉生物出产上述不合格批次疫苗合计 400520 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防备操控中心 190520 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防备操控中心 210000 支。现在重庆、河北均对该批次问题疫苗翻开封存、补种等相关作业。
2018 年 7 月 24 日,遭到武汉生物不合格疫苗触及的重庆市疾病防备操控中心(下称 " 重庆疾控中心 ")发布布告称:但凡在重庆市接种过武汉生物出产的批号为 201607050-2 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均可以免费补种。
很多电话打爆了重庆疾控中心,经济观察报记者数次拨打电话,终究接通后,重庆疾控中心疫苗部分的一位女人作业人员解说:该批次百白破疫苗 " 效价不合格 "。" 效价不合格是指疫苗无法发生效能,不会对人的身体发生显着影响。" 她说。
问题疫苗发源于武汉生物,可是这家公司时至今日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是否停产自检?是否从头向重庆、河北两地供给合格产品?触及大众健康问题武汉生物是否有紧迫预案?
2018 年 7 月 26 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坐落武汉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路 1 号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企图弄清楚上述问题,可是采访遭到武汉生物的回绝,也禁绝记者进入厂区。
同一天,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坐落武昌区公正途 19 号的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期望可以从该监管组织了解到,武汉生物的疫苗出产是否停产自检,是否要求武汉生物出产的其他批次疫苗从头检测,以及武汉生物问题批次百白破疫苗的处分概况。惋惜的是,湖北省食药监局以不承受媒体采访为由回绝了经济观察报。
不合格问题迟迟未明
在本次疫苗风暴中,武汉生物的百白破疫苗出货量超过了坐落风暴中心的别的一家公司——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002680.SZ ) 。揭露材料显现,武汉生物是我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最大制作公司,市场份额高达 80%,公司具有年产 7500 万剂量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出产基地。
因为武汉生物的问题疫苗触及人数到达十几万人,为了安慰家长心情,重庆市疾操控中心专门针对百白破的疫苗作出解说性布告。从重庆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布告咱们可以看出武汉生物这批问题疫苗部分不合格的成因。
重庆疾控中心解说,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防备儿童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有用办法。接种了武汉生物问题批次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对百日咳依然有必定的防疫才干,可是患百日咳疾病的危险较接种合格百白破疫苗相对偏高。而疫苗中白喉和破伤风成分效价是合格的,罹患白喉和破伤风的可能性十分小。
这个答复部分解说了武汉生物问题疫苗的成因——百日咳成份效价不合格。医学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规范是:含百日咳疫苗效价应不低于 4.0IU,白喉疫苗效价应不低于 30IU,破伤风疫苗效价不低于 40IU。
效价是生物制品活性(数量)凹凸的标志,一般选用生物学办法测定。现在,没有任何方面发表武汉生物问题批次的百白破疫苗中,百日咳疫苗效价目标具体数据。
2018 年 7 月 26 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 " 湖北食药监局 ")官网布告了一则简略的《监管问答》,由武汉生物的监管组织发布了疫苗不合格的原因——可是依然更多疑问未解。
湖北食药监局布告称,经现场查看发现,形成涉事批次疫苗效价低于国家规范规则的首要原因是:分装设备短时间毛病导致待分装产品混悬液的不均匀所造成的。
武汉生物 2016 年出产的 201607050-2 批次效价不合格疫苗合计 400520 支,别离销往重庆市和河北省疾病防备操控中心。未运用的疫苗悉数封存并由涉事企业召回,于 2018 年 5 月 4 日在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监督下进行了毁掉。
因为武汉生物回绝承受采访,经济观察报无法得悉该公司百白破疫苗的出产流程、出产工艺以及出产数据,最近三年该种类的经营收入、营销网络架构等等。
这是武汉生物卷进本次疫苗风暴中最大的一个疑问。
监管缺失
实际上,早在 2010 年,武汉生物的狂犬病疫苗也呈现过问题。
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可以查找到一则发布于 2010 年 5 月 25 日的信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自动召回一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2010 年 5 月 23 日,武汉生物陈述称,其出产的批号 200905007-3 的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 细菌内毒素超出规范规则。为了确保借种者运用疫苗安全,武汉生物决议召回该批次产品。
依据湖北省食药监局的陈述,这批狂犬疫苗合计出售 10902 人份,其间现已运用了的 8376 人份中,没有接到不良反应陈述;召回或操控了未运用的 2526 人份。这意味 80% 的问题狂犬疫苗,现已被注射进人体。
这件作业后来不了了之,没有见到湖北食药监局的任何后续处分布告,武汉生物也没有发布狂犬疫苗细菌毒素超支的原因。
在湖北省药监局门口,被回绝采访后,经济观察报记者拨通了湖北省药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与杰的办公室电话,朱与杰分担药品监管稽察作业多年,记者表明期望可以了解监管辖区内企业——武汉生物的状况。
朱与杰表明,媒体采访请联络新闻宣扬处,当记者表明现已联络过新闻宣扬处,采访被该部分回绝而记者自己就在湖北药监局门岗时分,朱与杰表明宣扬处说不承受采访,那就不承受采访,随后挂断电话。
对监管组织,大众的质疑会集在:武汉生物问题疫苗于 2017 年 11 月就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为何到现在监管部分才作出反应?武汉生物是否遭到有用监管?武汉生物的出产是否持续?武汉生物的药品 GMP 证书是否会被回收?武汉生物是否有库存百白破疫苗?是否封存毁掉?对武汉生物的处理成果是什么?
随后,7 月 26 日下午,经济观察报又来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 " 武汉食药监局 "),向该局提出采访要求,并提交了采访提纲,武汉市药监局出来两名作业人员收取了采访问题后,表明现在相关人员都外出作业,明日才干回复记者。
至记者截稿之时,武汉食药监局没有就相关问题给予答复。
7 月 27 日,武汉食药监局网站跟武汉生物官网相同,堕入了无法翻开的状况。
《湖北日报》7 月 26 日报导称," 上一年,武汉生物因出产的批号为 201607050-2 的百白破疫苗效价目标不符合规范规则,被武汉市食药监局立案查处。该企业对发现问题整改后,中检院对其连续出产的 30 批百白破疫苗进行效价测定,成果悉数符合规则,结合现场查看,恢复出产。"
2017 年 11 月 3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出武汉生物的百白破疫苗产品不合格。
湖北食药监局于 2017 年 11 月 23 日发布《药品 GMP 认证查看公示》显现:该局经过了武汉生物 GMP 认证的现场查看和技能审评,并予以公示,查看员为李国庆、李亚武、陈相龙和魏曼。这意味着,湖北省食药监局确定武汉生物百白破出产流程合格,给予 GMP 认证。经济观察报记者屡次拨打公示中的监督电话,可是无人接听。
案发后企业失声并回绝媒体
股权结构显现,武汉生物是我国生物技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我国生物 ")的全资子公司,而我国国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国药集团 ")对我国生物持有 95% 的股权。因而,在武汉生物的总部大楼上,悬挂着 " 国药集团 " 的巨大标牌和 " 我国生物 " 等字样。
工商信息显现,现在武汉生物的法定代表人为段凯,注册资本金为 10.64 亿元人民币,段凯出任武汉生物的履行董事兼总经理,在曩昔一周的时间里,经济观察报记者屡次致电段凯办公室,以及实地到武汉生物江夏区的总部测验联络段凯,均未果。
因为武汉生物并非上市公司,其母公司我国生物和国药集团也不属于上市公司,很难找寻到武汉生物 2017 年的财务数据,现在仅有武汉生物 2016 年的经营收入和 2015 年的经营收入,别离是 7.1 亿元人民币和 7.9 亿元人民币。2016 年,武汉生物净利润为 4000 多万元,产品毛利率为 41.35%。
在对外投资中,武汉生物持有武汉中生毓晋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100% 的股权、持有武汉蓝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34.98% 的股权,以及持有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2.64% 的股权,和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7.25% 的股权。
来自重庆疾控中心的音讯显现,问题疫苗曝光后,重庆疾控中心现已联络厂家(武汉生物)要求弥补合格的百白破疫苗用于儿童补打接种,河北疾控中心也根本共同。
迄今为止,武汉生物没有回应包含经济观察报在内多家媒体的采访要求,也没有任何布告和任何企业高管出头回答媒体与大众的疑问。